虚怀千秋过,笑傲严冬霜雪。一生宁静淡泊,一世高风亮节。
——题记
在接到学校《读懂中国》的通知时,我的内心是激动而又忐忑的。激动的是组织里愿意将这次宝贵的机会交付于我,忐忑的则是作为一名在采访方面零经验的大一新生,不知如何才能与有着年龄和阅历差异的老师交流。于是我怀着如此欢喜而又沉重的心情,认真地做着采访的准备,并成功邀请到我校优秀退休教师——束明成老师。
午后三时,日丽风清,束老师准时接受了我们的线上采访。视频画面刚一打开,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位慈眉善目,神采奕奕,面带笑容的老人,这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束老师今年已是八十二岁高龄!束老先是与我们分享了自己与滁院学子的故事。白驹过隙,时光荏苒,回首过往,在那个没有手机的年代,每年毕业班的同学们都会带着相机参加毕业晚会,争先恐后地抢着与老师合影,就是那个时刻,当学子们眼中凝聚着欣喜与希望,当晚会上充斥着欢声笑语,掺杂着丝丝不舍之时,身为人民教师的他,内心感到无比充实和骄傲:这些孩子,寒窗苦读,囊萤映雪,德爱礼治,才兼文雅,他们,即将步入这繁华盛世,为家为国,无私奉献。
尽管从未有过采访的经历,但束老师性格随和,平易近人,这让我不再感到紧张,渐渐融入到这个采访的氛围中。
束老师接着与我们分享了他的教育理念: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时常怀揣着一颗感恩之心,珍惜当下的优质教育资源,不断进行自我式的学习积累,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面对学生做到一视同仁。作为一名退休的教育工作者,束老师忠于党的事业,对待教学工作满腔热情,全心全意投身于音乐教育事业之中。二十多年来,他始终坚持潜心教学一线,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在少年儿童的钢琴教学上作出了积极贡献和优异成绩,他教授过的学生中,有通过十级、演奏级的,有获市级比赛奖的,还有进京获金奖的。
也许,在旁人看来,音乐教育相较于其他专业教育而言,教学任务应当更为轻松。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束老师告诉我们,在19世纪时期,学校一直处于较为混乱的状态,直到1989年,事态最为严重,这个时期的学生们上课十分随意,教学纪律难以维持,而他身为一名人民教师,也无一例外,深受其“害”。但就是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束老师从实际出发,采取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进行传授课程: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尽情的提问关于该门课程的问题,老师对其一一解答。这种上课方式对于老师的知识储备量而言是一个较大的挑战,然而这种上课方式能够让束老师的课程正常进行,能够让学生们实现高效学习。
望着束老师专心一意的面庞,听着老师铿锵有力的话语,我和一同采访的同学不禁感慨:一位优秀的教师必定具备着高尚的职业操守以及自身独到的见解和智慧。
束老师还为我们解答了关于现今社会上教育行业中普遍存在的功利主义问题。纵观当下,为了使孩子在升学考试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众多家长在学校之外给孩子“恶补”,这种心态使得与升学有关的钢琴、提琴等培训机构变得异常热门,虽然中考、高考并不直接涉及这些项目,但学生手握一纸钢琴、提琴等级证书,就可获得加分。教育不再是“教育”,音乐也不再是“音乐”,仿佛一切都变了味,从前的那种纯粹式教育和学习,已然成为过去式。束老强调,作为一名老师,要悉心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道弹得这个曲子是音乐,有些家长只要求孩子练习考级曲目,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应该让孩子慢慢的喜欢钢琴曲,让小朋友们能够喜欢上我们中国的作品,当兴趣成为他们的老师时,教育任务就显得较为轻松了,整个学习的过程也会因此变得充满乐趣。显然,束老师的观点不应仅仅止步于音乐教育,更是应当早日推向整个教育界。
与束老师的访谈虽然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但这却是令我们受益无穷。
虚怀千秋过,笑傲严冬霜雪。八十二岁高龄的束老师虽然早已退休,但他仍旧坚持潜心教学一线。二十多个春秋,他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并努力进行音乐创作,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进行一定的基础弹奏能力和技巧的训练,又能提高学习钢琴的兴趣。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不仅仅是束老师,更是以束老师为代表的老一辈教育者,他们在时代的前端播撒希望的种子,悉心栽培,而后人也将继往开来,将这种致知力行,踵事增华的精神代代相传下去。(通讯员:李正红,初审: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