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是位置是: 首页  工作研究
与大学生谈“诚信”问题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2-11-15   浏览次数: 8631

 

    一、诚信的基本含义
    讲到诚信,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2001年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提出的20字的基本要求,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其中就“诚信”两字,胡锦涛总书记在“八荣八耻”中也提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后来又将“诚信友爱”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
    那么“诚信”的含义是什么呢?诚信,即“内诚于心,外信于人”,诚实的含义是真实无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它要求人们讲真话,办实事,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就个人而言,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单位而言,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实守信是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证;就国家而言,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尽管世事更替,时代变迁,中华民族讲究诚信的精神始终延续不断。
    诚信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大力倡导的美德。第一,诚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第二,诚信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它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都要诚实劳动、实事求是,杜绝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现象。第三,诚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它要求人们为人诚恳,待人诚实,做事实在,追求信誉等等。
总之,把诚信建设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来抓,能够带动和促进整个公民道德建设实际效果和实质进展。
    二、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一个没有良好诚信品质的人,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在平时不讲诚信的人,在关键时刻不可能为崇高的理想信念作出牺牲。大学生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生奋斗的理想信念。
    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大学生只有以诚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诚信、讲道德、言必信,行必果,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端正态度,坚守道德规范,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是暂时的,阶段性的,预备性的,大学生最终要走入社会,走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每个人诚实守信,遵守契约,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社会成员遵纪守法,相互信任。大学生只有树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基石,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了。从总体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然而近几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越来越突出,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在学习上不诚信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职责,但不少大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复习功课,不完成作业,甚至作业也请人代笔,考试时作弊现象屡禁不止,而且作弊的人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先进,甚至出现以赚钱营利为目的的“职业枪手”。考试分数是衡量人才标准和就业起点标准的重要标志,用不正当手段来获取是严重不道德的行为,理应受到处分。
    第二、大学生在学术论文上不诚信。学术抄袭成司空见惯,做论文移花接木,假想实验数据等对于不少大学生是家常便饭,“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文章=剪刀+糨糊”的观点,在大学生中认同率极高。
    第三、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诚信。①有些学生简历“注水”,花样百出,涂改学习成绩证明,自荐材料虚假,伪造虚假就业材料,欺骗用人单位。②有些学生面试中自我拔高,例如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人人都有一叠荣誉证书。在招聘会上夸夸其谈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而在实际工作中,普通平淡,这种有文凭没有水平的现象较多。③有些大学生随意毁约,视“就业协议”如一纸空文,或签约后不到用人单位报到。椐报载,目前大学生就业遭遇信任危机,违约罚金已高达三万元。这种行为不仅给个人,也给学校声誉带来不良影响。
    第四、大学生在日常社会生活不诚信。不少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了自己,言而无信;例:借书不还。据统计,上海近40所高校每年图书流失的总量达到2万册,其中不乏珍贵的绝版图书。借同学老师的钱不还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到附近的商店、饭店赊账,毕业时逃之夭夭。更有甚者,不还贷款,拖欠学费,同学们知道,为了保证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1999年国家推行助学贷款,但此项活动都遭遇了“诚信危机”的严重打击,虽签订还款协议,但迟还或不还,使自己信誉受损,还导致了银行对高校大学生的不信任,使国家助学贷款无法顺利进行。广州某外贸大学生2009届毕业生的助学贷款利息未还款率竟然达到84%。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2009届毕业生中还有2051人没有交清所欠的学费,欠费金额高达772万元。也有的学生假装困难,骗取助学金。
    第五、人际关系交往中不诚信。由于缺乏与同学相片的真诚与信任,于是有的沉迷网络和虚拟世界;有的背地造谣中伤,偷看他人日记,甚至盗窃财物;有的为争夺恋人,抢夺升学、留学机会而不择手段;有的逢场作戏,未婚同居,多角恋爱等等,于是因恋爱不成而轻生自杀或是凶残报复的事件在高校时有发生。人际关系的淡漠,容易导致学生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引发心理疾病,不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使学校的不稳定因素加大。
   (二)造成大学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第一、社会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政治领域中的贪污受贿,买官卖官,数字政绩等,经济领域的制假售假,坑蒙拐骗、偷税漏税等;文化领域的泡沫学术,假文凭、假博士、假职称、假广告、商标侵权、虚假文风等,人与人之间的虚假人情,互不信任等等。总之,从国家信用到金融机构信用,从企业信用到个人信用,几乎都沉落到被质疑的境地。社会诚信的缺失必然影响到大学生诚信的缺失。
    第二、家庭教育不够的表现。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诚信教育状况却不容乐观。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或根本不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少数家长过分溺爱或放任孩子自由发展,有的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做一些有违诚信的事情。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不诚信行为不但没有及时制止,还起了教唆的作用。
    第三、学校教育的滞后。一是对学生德育教育不够重视,有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二是方法简单,内容单一,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忽视实践教育和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三是大学生学风不正,有的抱着混文凭的目的而来,再加社会的诱惑太大,学术氛围混乱,使学生很难静下心来学习研究。四是学校管理不到位,学习不用功就业压力又大,于是弄虚作假在所难免了。
    第四、大学生自身道德修养不高。大学生社会经历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道德心理还不成熟,缺乏理性思辩和分析选择的能力,缺乏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社会的光明面与黑暗面之间关系的全面理解和认识,缺乏对诚信危害性的认识。虽然多数大学生对诚实、正直、守信、履约等诚信道德的基本范畴讲起来头头是道,但在实际生活中,当关系到自己个人利益或安危时,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行动上选择了不诚信。
    第五、约束机制缺乏。我国现行的诚信教育约定俗成多,约束机制少。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广泛频繁、紧密、复杂,在这种关系和环境中,约定俗成对人们的行为的约束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也是远远不够的。在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法制体系,尚未建立或健全时,诚信缺失现象便在各个领域不断再现。正是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约束机制,人们的失信行为得不到惩罚,诚信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纵容了失信行为的一再发生。
    四、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切实加强大学生诚信重建不仅是高校也是全社会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实践表明,诚信的重建不是单纯靠哪一家、哪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和能力合作。
   (一)完善机制是诚信重建的保证。制度问题是一个“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因此,诚信重建不仅要抓好教育,培育诚信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建全相关的制度,对失信行为进行规范、引导、监督、约束和制裁。诚信机制建设主要包括制定信用体系及制度的基础法律,信用中介机构的管理法规,制订对欺诈行为的惩处办法等等。
    从社会来看,可举例(在德国留学生乘地铁逃票的故事)。不少地方已经开始了对信用评估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的探索,如上海市政府已于2000年在全国首创个人联合诚信体系,2002年上半年,又建立了企业联合诚信体系;200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拟定了诚信管理条例草案等等,这表明诚信立法是大势所趋。作为人才济济、思想活跃的高校而言,有条件也有必要建立诚信教育机制。目前有很多大学如上海大学已建立国内首份大学生信用档案,天津师大推出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等等。“天下第一村”——华西村把“3月23日”定为诚信日。
   (二)重视和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从家庭教育来看,首先父母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诚信的表率。其次要把德育放在首要的位置来抓,再就是从小抓起,注重品质教育,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三)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1、创建校园诚信文化,开展“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的活动,讲诚信的受到尊重,不讲诚信的遭唾弃,受惩罚。
    2、创建诚信的校风学风。所谓学风建设,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格,学生在对学习要有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谨的作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有学无止境,不断进取的精神。
    3、把学生社团作为一个宣传诚信修养的重要阵地,开展多种形式活动,辩论赛、小品赛、竞选诚信标兵等。
    4、教师的表率作用。(举例:北大名师季羡林的一件事)。依靠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和做学生工作的教师,进行诚信教育,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诚信道德修养,有条件的可以尝试实施无人监考,开展诚信论坛,或者展开讲座,制作宣传栏等。
    另外,应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意识,使大学生明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失信的行为后果,仅限于道德教育,良心自责远远不够,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接受法律的制裁,让大学生明白,在法制社会中,信用意识,既是道德意识,也是一种法律意识。
    总之,希望大家加强诚实守信的道德修养,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公民,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终审人: 李正红

版权所有© 滁州学院 离退休工作处 保留所有权利。 电话:0550 - 3511014
技术支持:信息技术与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