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是位置是: 首页  激扬文字
滁县师范学校时期教学工作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2-05-17   浏览次数: 336

    师范学校是人民教师的摇篮,师范教育的办学宗旨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要实现其宗旨,关键是看学校的师资质量,只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因此,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其聪明智慧和教书育人的才能,鼓励他们刻苦钻研教材,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春蚕吐丝,烛光摇曳,潜移默化,教育培养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人类灵魂工程师。

一、规范教学管理

1、招录新生。

  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不仅经济落后,教育也落后。要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必须加快发展师范教育,培养教师人才,这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为此,皖北行署19504月决定筹办“皖北滁州师范学校”。19509月,新创办的滁州师范学校开始招生,首次招生计划100人。滁县专区对新成立的滁州师范招生工作非常重视,先由各县预考推荐,选出了110人,到滁县参加复考,结果只有43人通过了复试。因招生人数太少,又从其他有初中毕业证书的学生中选招了一批人,两次共招生87人。由于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便开办了中师班、初师班两个不同层次的班级。那时刚刚解放,社会秩序还不够稳定,人们对师范学校的认识存在偏差,“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错误地认为当教师没有出息,以致招生计划难以完成。不仅如此,不少学生在读期间又两次参加各类招工考试、参军入伍,等到1953年首届学生毕业时,只剩下56人了。

1951年暑期,学校迁至定远炉桥办学,开设了师资轮训班,招收了一个初师班、两个中师班。1952年初,学校回迁到滁县园艺场处(今滁州学院北校区)办学。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到1954年,经济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社会环境也趋于稳定,人们对师范教育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报考师范学校的人数增多,生源充足,招生工作进入正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一批思想品德好、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的初中毕业生被招录入学,同时进行政治审查和面试,要求五官端正,语言表达清楚,身高和健康状况都要符合标准,从而保证了入学新生的质量。

  当时滁县地区有滁县、凤阳两所师范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统一录取。为照顾学生就近入学,招生范围也作了大体划分,滁县师范学校在滁县、全椒、来安、天长四县招生,凤阳师范在定远、凤阳、嘉山招生,少数也有交叉。毕业后基本上都分配回本县工作,也有少数调整。这个招生办法一直延续到1965年。“文革”期间,从1966年到1969年三年停止招生。从1970年秋始,恢复招生,连续招收两届一年制师范类速成班学生。生源来自于滁县、来安、全椒、天长四县,由基层推荐与学校选拔相结合,免除文化课考试。1973年开始恢复考试入学,学制两年,其中也有推荐的因素。这种招生办法一直持续到1978年。依托滁县师范学校设立的安徽师范大学滁县教学点1977年开始招生,首次招收中文、数学两个本科专业学生204人,这批学生于1978年春入学。

2、教学计划。

  学校实施教学有严格的要求与规定,这就是教学计划,包括课程开设门类、学科课时数、教学进度和教学实践活动等。学校有总的教学计划,教研组有贯彻学校计划的具体实施计划,教师制订教学进度表,包括上课周数、周学时数和每学期起讫时间、节假日、实践活动、作业布置等。

  根据教学计划制订的课程表,是学校内部的“法律”,学校和教师都必须严格遵守,认真贯彻执行,不能随意更动。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停课,学校必须上报主管部门批准,方可停课。教师因病因事请假需要调课,须向教导处请假,获准后方可调课,不得先斩后奏。

  从学校的工作计划到教研组计划,乃至教师教学进度表都是环环相扣层层贯彻落实,每学期督查12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学期结束,又必须层层作出总结,对于存在的问题,在制订下一学期计划时加以解决。

3、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掌握教学基本技能的基本环节。学校有第一附属小学、第二附属小学两个教育实习基地。学生从二年级起,有计划地到附小见习,了解小学教学的基本环节和日常管理,三年级下学期进行为期6周的教育实习。实习主要在两个附小进行,如容纳不下,再安排到滁城其他小学。教育实习是学校一年一度的大事,全力以赴。教育实习中主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制订实习计划。编制实习方案,确定实习学校,明确实习内容,成立由被实习学校和实习学校双方有关人员组成的实习领导小组,负责对实习生的教学实习、班主任实习和生活管理。根据专业不同、课程不同,规定应完成的实习课时数,其中班主任实习一周时间。在实习期间,带队指导教师要随班听课,帮助实习生完成实习计划。

  (2)签署实习鉴定。实习结束后,每位实习生都要对文化课和班主任实习课进行小结,经原任课老师和原班主任老师签字后交回学校存入学籍档案。在各实习学校总结基础上,学校作出全面总结,并向实习生作报告。

  (3)与毕业挂钩。对无故不参加教育实习的,不准毕业,不发毕业证书。对因病因事经请假批准未参加教育实习的,暂不发毕业证书,先行分配工作,待参加下一届毕业生教育实习取得及格成绩,再发毕业证书。

4、学籍管理与请假。

  在1965年以前,凡参加统一文化课考试,达到录取标准,并经政治审查和面试合格的学生,学校发给录取通知。学生凭录取通知书到学校报到注册。“文革”期间,则采取推荐与选拔、考试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录取学生。

  考勤。每天统计出勤情况,每周公布一次。全学期请假不能超过三分之一时间;旷课累计,全学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请假。学生因病因事离校者需办理请假手续,3天以内班主任批准,7天以内教导处批准,如需续假,持有关证明办理续假手续。

转学。学生因家庭迁移或其它原因需要转学的,需本人申请,经批准后,可转入同性质同年级班级学习。再经学校与对方学校联系好后,对方同意接受,开出转学证明,迁入他校;外校转入本校也按此办法办理。

  休学、退学。在学习期间,因病或其它原因,不能坚持学习,申请休学或退学,办理休学或退学手续,由家长来校办理,休学以一年为限,到时持休学证明到学校复学,插入同一年级班级。不按期复学者,取消学籍资格。

  开除。在校学习期间因犯严重错误而又屡教不改的,影响极坏的,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开除学籍。

  毕业。修业期满,成绩合格,发给毕业证书,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1968年前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1970年以后恢复师范类招收的学生,由于入学途径不同,所以分配方式也不同,有全部分配,有部分分配,有全部不分配(社来社去民师班)。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部分未分配的和全部没有分配的学生,由国家陆续分配工作。

  根据需要,毕业生绝大多数到山区、圩区和边远山区任教。1972年以后招收的学生,绝大多数分配到农村初中任教。1975届毕业生娄志儒同学是计划分配学生,而他主动要求不参加分配,“不拿工资拿工分,不当干部当农民”,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回乡务农,一时传为佳话。

  二、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质量。滁县师范学校历来重视教师的引进、选拔、培养与使用。

1、引进人才。

  学校对新分配来的青年教师,鼓励他们钻研业务,帮助他们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学校领导深刻认识到,没有一流的教师,就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为此,学校采取多种优惠措施(如住房条件和福利待遇等),吸引全国著名高校优秀毕业生和省内高校的高材生来校任教。1954年在职教师仅12人,到1958年,学校汇聚了一大批来自北京师大、华东师大、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的一大批青年教师,成为学校教学的骨干力量。

2、选拔使用。

  学校规定,任何新教师到校后,都有一个实践考核与选拔的过程,量才使用。开课后,学校领导跟班听课,了解青年教师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一个月后进行评议,一方面帮助改进不足,另一方面也作适当调整,不拘一格降人才,能者上、庸者下,对不适应师范教学的教师,调整到中学去任教。之所以这样做,是由学校师范教育这一特性所决定的,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意在鼓励青年教师钻研业务,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作为培养教师的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而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一定的教学基本技能,而且要掌握并学会运用师范教学的一般规律,同时遵守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注意师表形象,谈吐文雅,仪表端庄,衣着整洁,举止大方,为学生树立榜样,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3、强化业务。

  一是互相听课。在发挥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开展相互听课活动。这一活动从学校创办之初的1950年就形成制度,领导每周听课不得少于3节,教师听课每周保证36节。通过听课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是观摩教学。在相互听课的基础上,有目的地组织观摩教学。有的是教研组出面组织,有的是以教导处出面组织,有的是教育局出面组织跨校之间的活动。目的是以点带面,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是总结提高。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规定以教研组为单位,每月至少要开一次教学评议会。个人总结汇报,大家评议,发扬优点,找出差距,以便改进教学。学校还规定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学期召开12次学生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帮助改进教学。学期结束,教师个人写出教学小结,教研组也要写出教学总结,上报教导处,备案考查。

4、在职进修。

  从1956年起,学校决定组织教师在职进修。针对个人的情况和教学任务,从实际出发,教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制定各自的进修计划,读安徽师范学院函授班,要求在两三年内达到既定的目标。为保证进修计划的落实,学校成立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和教导处负责人组成,定期督促检查。为保证进修时间,学校尽量减少会议,减少兼职。定期组织经验交流,并进行考核,帮助解决进修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几年时间的在职进修,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提高新教师业务能力的另一种途径就是请老教师帮助新教师,即“以老带新”,做好传帮带。一个老教师带一个新教师,结对帮助。教导处尽可能让新教师和老教师教同一课程,从指导备课到课堂教学、再到作业批改,全过程手把手进行指导帮助。同时,帮助新教师制定教学计划、进修计划、听课计划。这种“以老带新”的办法,形成制度,几十年传承下来。

5、爱岗敬业。

  师范学校的老师,必须爱岗敬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甘为人梯。在滁县师范学校时期,在校学生数基本维持在600人左右,教师40多人,职工20多人,设有政治、语文、数学、理化、外语和音体美等6个教研组。由于师范学校的性质要求,音乐、体育、美术也和语文、数学课同样重要,因而教师编制有些偏紧,许多老师课业负担较重,音乐、美术、体育的教师编制凸显不足。在编制不足的情况下,大家都勇挑重担,有的人同时教两门课,有的甚至同时教三门课,超负荷运转,谁也不叫苦、不叫累,努力工作,默默奉献。体育教师都是在操场备课,备理论,备技术,备示范动作,他们的口号是“给学生以国家标准水平的示范动作”,教学效果好,受到学生欢迎。

  董学鲁(1921-2000)老师是教“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的老教师。学校创建初期就来校任教,因教学水平高,1958年蚌埠师专创立,把他调往蚌埠师专任教,后来蚌埠师专撤销,他又回校任教。董老师备课认真,他对教材吃得很透,能倒背如流,烂熟于胸,上课只带粉笔,不带课本。课本内容就在他的胸中,当他讲到某一问题或引用书本上的某一观点时,告诉学生在某页某段某行,学生翻开书,准确无误,学生说:“董老师神了”。他讲课语言生动形象,诙谐幽默,学生把听他的课当作享受,深受学生敬仰与爱戴。每年寒暑假还应各县教育部门的邀请,去为中小学教师培训班讲课。

  数学教师李梦琴(?-1980)也是学校创建初期就来校任教的老教师。她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以校为家,兢兢业业,默默耕耘,课教得很好,深受学生欢迎。她爱生如子,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清清秀秀,慢语细声,和学生关系十分融洽。一到星期天,女学生都来帮她做家务,一起吃饭,如同母女,亲密无间。退休以后,定居芜湖,学校派人去看望她,她见面第一句话就是“见到你们就如同见到娘家人一样”,两行热泪夺眶而出,爱校之情,溢于言表。

  张其平(1922-2003)老师“一碗蛋炒饭的故事”在当时传为佳话。上世纪60年代前后,滁县师范学校和凤阳师范学校之间,为提高教学质量,经常组织互考。张老师教数学课,由于备课认真,治学严谨,多次在两校互考中取得成绩优异。校长专门请食堂为张老师炒了一碗蛋炒饭,作为奖励。这种奖励虽有些寒酸,但在那个饥馑年代,也实属不易,张老师感到很满足。这种不图回报、只讲奉献的精神,可钦可佩。

  学校鼓励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注意总结教学经验,编写教学参考资料。语文教研组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孙贯凯(1931-1979)老师执笔编写了《古代作品选讲》一书,在滁县地区内部使用,为中小学语文老师提供一份很有价值的参考书,反应很好。张华三老师与他人合编师范学校语文补充教材《汉语常识》,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6、会战高考。

1960年按照政策规定,师范毕业生中有一定比例学生通过考试升入高校学习。为使毕业生升学考试考出好的成绩,学校决定把考生集中到学校地下室封闭管理、集中辅导,师生吃住都在地下教室内。会战口号是“措施日日新,日夜赶先进,省内争第一,明年上北京”。老师们不负重望,不怕疲劳,日夜奋战,辛勤汗水终于浇开高考之花,获得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在历次中等师范学校会考中,滁县师范学校也是遥遥领先,站在潮头,在全省20多所中等师范学校中排在前三名。1960年安徽省文教系统万人大会上,滁县师范学校被评为先进单位,受到安徽省人民政府的表彰与奖励。

  三、重视“三字一话”

  “三字”即毛笔字、钢笔字和粉笔字,“一话”即普通话。“三字一话”在师范教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也是师范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固然重要,要成为合格小学教师,还必须具备基本的教学技能,这就是书法能力和普通话语言表达能力。如果满肚子知识,方言太重,学生听不懂,效果差,教而无功;如果语言表达很好,而书写能力太差,学生认不得,教学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因此,在新生入学后,一开始的语文教学就强调语言语音教学,增加教学课时,加强普通话教学。学校采取一些辅助性措施,如开展诗歌朗诵会、普通话演讲会等,推动普通话的普及与推广。另外,还举办推普骨干培训班,每班抽调35人,集中一段时间,由语文教师集中培训普通话。培训结束后,他们回到班级成为“小先生”,带动班级推普活动的开展。并规定在一段时间后进行测验检查,合格者发给结业证书,不合格者下学期继续补课,直到合格为止。这是一条硬性规定,确保到毕业时人人过关,不达目标的记录在案。

  学校也高度重视书法教学。书法课纳入教学计划,排进课表,每天20分钟。一般安排在下午第一节课前,有时也安排在晚上或课外活动时间。安排有专职的书法老师,有时是语文老师兼任。要求每个学生每天写一张毛笔大字,每周写200个小字(毛笔字或钢笔字),字体不作统一要求,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书法作业每周收缴一次,由书法老师批改记录成绩,作为语文课成绩的一部分。为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成立了全校性的学生书法兴趣小组,配备专门的书法指导老师,还不定期组织举办书法比赛和展览。

  书法和普通话是教育实习必须通过的两关。在教育实习前一个月,每班供应粉笔,让学生随时练习粉笔字,为迎接实习做好准备。并要求学生不仅要把粉笔字写工整,而且笔画顺序也要规范,保证实习课堂教学顺利过关。

  四、加强健康教育

  学生通过在校二至三年的学习,毕业时不仅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科学的文化知识、职业基本技能,而且具有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精神风貌。

  严格作息制度。无论在学校上课,还是下厂下乡劳动,都必须保持八小时工作日,不准超过时限,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和文娱体育活动时间。

  建立卫生组织。建立卫生组织,加强卫生教育与监督,定期开展预防常见病的知识讲座。划分卫生清洁区,每周六下午全校开展卫生打扫除,(包括教室、寝室、办公室和公共环境区)保证校园整齐、清洁、卫生。校爱委会组织有关人员检查验收,贴上“最清洁”、“清洁”和黄色“不清洁”标识,对不清洁的单位,要求立即纠正重扫。检查人员十分认真负责,有时戴上白手套擦摸门窗是否干净,要求做到一尘不染。对卫生先进单位发给卫生流动三角小红旗,以资鼓励。红旗虽小,荣誉很高,大家都愿意保红旗,不愿丢红旗。

  重视绿化。学校非常重视植树和种花种草,绿化环境,做到常年有绿,四季有花,桃李争艳,香飘校园。

  办好食堂。为搞好伙食,学校组织学生参与食堂管理,维持打饭秩序,搞好饮食卫生。精打细算,勤俭节约,养猪种菜,千方百计改善伙食,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

  体育运动。在毛泽东“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伟大号召下,学校首先把每周2节体育课排进课表,体育教师认真上好课,并布置课后练习,定期进行体育项目测验,期末进行考试,评定成绩,记入学籍档案。体育课不及格的,下学期开学后补考,补考不及格的,待到毕业时再补考,仍不及格者不准毕业或发给肄业证书。在上好体育课的同时,从实际出发,坚持业余、小型、多样、自愿的原则,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抓好每天的集体晨操、课间操和课外活动。每年举行一次春季或秋季田径运动会,形成制度。坚持晨操,几十年不变,每天起床号一响,全体师生按时起床,迅速到操场,以班级为单位站好队,班主任在前面领队,其他教师和校领导在队后,体育老师在主席台上轮流带操。

  每天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学生全部到操场,教室不准有人,这是学校的规定。班级间、年级间、师生间开展各种球类友谊比赛,整个操场打球的、跑步的、练拳的,生龙活虎,热气腾腾。学校成立各种球队,有男女生篮球队、羽毛球队、男生足球队和教工篮球队。李家晶是语文老师,但他爱好体育运动,尤其对篮球、足球、羽毛球较为擅长,所以担任学生各球队的指导教师。1959年,他被蚌埠专区抽调去组建羽毛球队参加全省运动会,获得男子单打、男子双打和男女混合双打三项亚军,蚌埠专区代表队也因此获得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

  学校教工篮球队在滁县、来安、全椒地域是一支劲旅,经常在周六下午出征全椒、来安打友谊赛,也经常应地区体委邀请参加邀请赛。他们能攻会守,技高一筹,赛出风格,打出水平,多次在滁城男篮联赛中夺得冠军,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校长耿基有时亲自带队出征,偶尔也牛刀一试。

  由于学校群众体育运动开展很好,有一定的影响,1961年全省田径运动会在滁县师范学校举行。一方面是对学校体育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成绩卓著的赞扬与激励,另一方面也是对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和组织能力的检验,同时也是对学校的最大信任。学校也借此机会,把群众体育活动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

  文娱活动。师范教育对师范毕业生的要求是教学上的多面手,不仅能教语文、数学,而且能教体育、美术和音乐。要能歌能舞,能组织小型文艺演出活动,因而在学校里必须学会唱歌跳舞弹风琴,学会开展文娱活动。为此,学校除上好每周两节音乐课外,还经常举办文艺晚会,“五一”、“十一”和元旦晚会由校团委、学生会组织,各班级也每学期轮流举行小型文艺晚会,保证校园内每周六晚有歌声和舞影。不仅丰富了周末学生的文化生活,而且培养了同学们组织文艺晚会的才能。1964年,师生共同演出话剧《年轻的一代》。1969年为迎接专区的文艺调演,学校组织教师自编自演小歌剧《学工》、《学农》参加演出,获得好评。1970年,学生演出京剧《沙家滨》和《红灯记》全场。1975年,两个高中班毕业时分别举办了一台毕业晚会,对抗比赛演出,节目精彩纷呈,演出非常成功,把校园文艺活动推向高潮。

  参加文艺调演。1959年,学校组织一台节目赴蚌埠专区促进民兵文艺调演,后来又参加省军区民兵文艺调演。学生代表演出的大鼓词《大办民兵师》被抽调参加南京军区的民兵文艺演出,受到奖励。在省军区民兵文艺会演中,学校一位女同学被选拔为文艺汇演的报幕员,一展滁师学生风采。

终审人: 李正红

版权所有© 滁州学院 离退休工作处 保留所有权利。 电话:0550 - 3511014
技术支持:信息技术与网络中心